[潘律师说法]加油站租赁纠纷案例说法之三:租赁合同解除后交接资产阶段的风险
本篇推文将通过一则案例,介绍在加油站租赁合同解除后,一方如何在交接材料及资产时通过看似无意的操作,避免日后潜在的巨大损失,由此介绍相关纠纷中的风险点。
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《加油站租赁合同》,在合同解除后,双方交接资产、文件、公章及证照。在此过程中,B公司让A公司签署了一份文件,双方确认了租赁期间加油站使用的公章样式,并明确该样式的公章自文件出具之日起不再代表本加油站,经该公章盖章的文件对加油站及B公司没有效力。
而在租赁合同解除的几年后,A公司以合同解除后部分盖了加油站公章的文件为依据,要求B公司承担相关责任,赔偿损失。此时,B公司仍保留着当年在交接资产时与A公司签署的文件,从而证明了A公司知晓加油站的公章不再代表加油站的事实,因而在相关的纠纷处理中掌握了主动权,获得了有利的判决结果。
案件分析
显然,本案中,在租赁合同解除后,A公司通过伪造文件或是在知晓B公司不存在过错的情况下,试图让B公司承担法律责任与经济损失。本案的关键突破口在于A公司是否知晓公章已经无法代表涉案加油站,也即A公司是否存在过错。
在资产、文件交接过程中,双方需要签署交接清单等材料,A公司与B公司都无法预估未来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。事实上,双方在签署公章效力确认文件的时候,并无防范对方反咬一口之意,只是由于平时规范严谨的风险防控习惯,多行了一步看似无用的程序,而A公司并未留意。而这最终成为了诉讼中的胜负手。
本案涉及到的情况与之前提及的案例不同,不是租赁合同本身的条款设计问题,而是在实际履行中、合同解除后的风险防范技巧。事实上,在租赁合同终止、解除后,由于双方对资产、文件的交接以及租金、保证金等款项的支付均无异议,一般来说,也难以想到未来可能会产生的法律风险,因此在合同中,也鲜有对公章的处理有所约定。但是,如果对方在回收了公章后,试图使用其伪造对己方不利的材料时,本案中的防范步骤就至关重要。
通过本案,需要警醒的是,除了防范在租赁期间产生的法律风险外,还要防范租赁合同解除后对方的行为,以及最后交接资产的过程中是否埋伏着潜在的风险与纠纷。除了参考本案中B公司的这一技巧之外,还可以据此延伸出其他的防范措施,防范措施的核心在于:在租赁合同解除、终止后,需要防止对方利用租赁期间的文件、公章以及其他信息,引发不必要的纠纷与损失。例如,在租赁合同解除、终止后,双方交接材料时,除对公章的使用和效力作出处理与约定以外,还可以与对方逐一确认已签署的文件内容。这也是一种保障自身安全的做法。
以上文章,出自潘宗懿律师